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below and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oil-crisis-0

探討三次石油危機:能源危機歷史與市場影響

在深入探討石油能源市場對全球經濟的深遠影響前,先回顧1973年、1979年和1990年的三次重大石油危機,探討它們對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的深遠影響。從歷史可見石油市場的戰略重要性,以及這些危機如何促使國家多元化能源來源,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三次石油危機與經濟啟示

自從20世紀初開始商業開採以來,石油就一直是全球經濟的命脈。然而,石油的戰略重要性也使其成為國際政治爭端的焦點,尤其是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的三次主要石油危機中。這些危機不僅揭露了全球對石油的極度依賴,這些事件展示了中東地區政治動盪對全球經濟的深遠影響。

第一次石油危機(1973 Oil Crisis)

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引爆了第一次石油危機,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對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實行了石油禁運。這次危機迅速導致石油價格上漲,從而引發了全球經濟衰退。這一事件表明,國際政治事件對能源市場有巨大影響,並凸顯了過度依賴單一能源來源的風險。

第二次石油危機(1979 Oil Crisis)

1979年隨著伊朗革命的爆發,伊朗石油的生產受到嚴重干擾,引發了第二次石油危機。石油供應短缺再次推高了油價,並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進一步驗證了能源市場的脆弱性以及政治不穩定對於經濟的深刻影響。

第三次石油危機(1990 Oil Crisis)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發的危機再次突出了全球對中東石油的依賴程度,全球石油供應再次受到威脅。這不僅讓油價飆升,也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對於供應安全的憂慮。

從三次石油危機中學到的教訓

  1. 凸顯了減少對任何單一能源來源依賴的重要性。
  2. 促使國家尋求能源來源的多元化,包括投資可再生能源和其他替代能源。
  3. 凸顯國際合作在確保能源安全和穩定價格方面的重要性。

通過對過去經濟危機的回顧,我們發現中東衝突往往是全球通膨壓力的一大觸發因素。不過,歷史也展示了市場具有調整自身的強大能力。在當今時代,中東的政治不穩定性一旦再起,對全球經濟的衝擊雖已不如以往那般強烈,但對油價的影響依然不容忽視。

聯準會當前面臨著一個難題:如何在促進經濟增長與遏制通膨之間找到恰當的平衡點。這需要精確而微妙的政策調節,以應對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面對當前複雜的全球經濟狀況,謹慎的態度和對油價與股市關係的密切關注是必要的。歷史經驗教導我們,對石油市場的深刻理解,不僅有助於預測和規避風險,同時也能夠在危機中發現投資機會。在面對任何經濟風雲變幻時,耐心等待和深入分析始終是投資者最可靠的伙伴。

第一次石油危機(1973 Oil Crisis)

1973年10月6日,即猶太人的贖罪日,一場改變世界經濟面貌的戰爭爆發,埃及和敘利亞利用以色列的宗教休息日發動了對以色列的突然攻擊,即所謂的贖罪日戰爭(Yom Kippur War),這場戰稱直接導致了第一次石油危機(First Oil Shock)。戰爭的影響迅速擴散至全球股市,尤其對美國股市造成了深遠的衝擊。

起源

贖罪日戰爭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67年的六日戰爭,當時以色列在一場迅速的軍事行動中擊敗了埃及、約旦和敘利亞,並佔領了西奈半島、加薩地帶、東耶路撒冷、西岸和戈蘭高地 。 這些地區的喪失對阿拉伯國家來說不僅是領土上的重大失利,也是一個深刻的心理和政治打擊。尤其是埃及失去控制的西奈半島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對這兩國來說具有重要的戰略和民族主義意義。

在隨後的幾年中,這些緊張關係加劇了中東地區的政治動盪,並為贖罪日戰爭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埃及和敘利亞一方面為了恢復1967年戰爭中失去的國土和民族尊嚴,另一方面也為了改變區域力量的平衡,計畫了對以色列的突襲。

因此,當1973年贖罪日的日子到來時,埃及和敘利亞聯合發起的攻勢並不僅僅是軍事上的突襲,更是對過去屈辱的一次集體反抗,試圖透過武力重塑中東地區的力量平衡。

石油禁運

Source: Federal Reserve History – 在能源危機期間的康乃狄克州加油站

在戰爭的初期,埃及和敘利亞在多方面取得了進展,但隨後以色列受到美國的強力支持,以色列軍隊扭轉了局勢。為了反擊支援以色列的西方國家,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在內的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團結,並首次將石油作為政治武器來報復西方,開啟了對西方國家的石油禁運(Oil Embargo)。

由於當時中東地區約佔全球60%的石油生產能力,而美國仍是一個淨石油進口國,石油禁運的決策使得原油價格從約3美元飆升至13美元,漲幅達到了驚人的333%倍。

當時全球股市皆遭受重創,美國的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 Index)從1973年最高點120點暴跌至1974年最低點62點,跌幅近50%。全球各大股市的動盪反映了一個重要事實:國際金融市場已高度全球化,任何一個地區的政治衝突或經濟動盪都可能迅速傳導至全球經濟體系。

停滯性通膨

戰事的複雜性進一步加劇,當英國雷達發現蘇聯飛機頻繁進入埃及和敘利亞領空,西方國家擔憂冷戰對峙中的兩大陣營美蘇可能進一步直接對抗,這使得局勢更加緊張。

當時的經濟政策主要遵循凱因斯主義(Keynesianism),即透過政府支出和財政刺激來刺激經濟成長。然而,當面臨供給端引起的通膨問題時,即物資短缺導致的價格上漲時,傳統的凱因斯主義手段「增加總需求」並不奏效。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增加了需求,由於供給面的限制,物品和服務的實際產出並不能增加,結果可能導致物價水準進一步上升。

這場供給導向的危機,即是供給端的緊縮推高了物價,導致所謂的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經濟增長放緩同時伴隨著物價上升。停滯性通膨成為了一個棘手問題,因為它挑戰了凱因斯主義政策傳統上解決經濟衰退和通膨的方法。 這種情況促使政策制定者重新考慮和調整經濟策略,並更加關注供給面改革和貨幣政策的調整。

和平條約

在這段歷史的風雲變幻中,我們看到了政治與經濟緊密交織的一面。而投資者在這樣的時期學會的教訓至今仍然值得我們回味,那就是市場與地緣政治之間不可分割的關係,以及它對我們的投資組合可能帶來的深遠影響。

贖罪日戰爭的結束標誌著一段緊張關係的緩解,但這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 1974年的停火協議為後續和平奠定了基礎,而1979年的埃及-以色列和平條約(Egypt–Israel peace treaty)則是雙方外交努力的巔峰。這份條約不僅結束了兩國間長達三十年的敵對狀態,也像徵著在冷戰背景下局勢的重要轉折。

後續:戰略原油儲備(SPR)

位於德州的戰略原油儲槽
位於德州的戰略原油儲槽

戰略原油儲備(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 SPR)的概念在1973年的石油危機後迅速成形,該危機揭示了美國對外國石油供應過於依賴的風險。隨著石油價格飆升和供應中斷對美國經濟造成顯著衝擊,政府認識到需要一個緩衝機制以應對未來可能的供應中斷。因此,作為國家的一項長期能源安全策略,根據1975年的《能源政策和保護法案》(Energy Policy and Conservation Act, EPCA),正式確立了戰略原油儲備。

觀點

在探討這段複雜歷史的同時,我們了解到經濟和政治的相互依存關係是如何在全球舞台上展現出來的。 例如,戰爭和和平進程直接影響了能源價格和全球金融市場,這反過來又影響了投資者的行為和決策。 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是一個典範,它展示了中東局勢如何迅速改變全球經濟格局。

投資人從這段歷史中學到的教訓是,了解並監視地緣政治動態對於投資組合至關重要。 市場往往對政治不確定性做出迅速反應,而投資人必須具備適時調整策略的敏感度和能力,以應對這些變化。

第二次石油危機(1979 Oil Crisis)

在探索近代經濟變動的軌跡時,1978至1980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機(Second Oil Shock)絕對是個不可或缺的篇章。該時期的經濟震盪,起因於遙遠伊朗的國土上發生了激烈的政治變革:伊朗革命(Iranian Revolution)。

起源

位於中東地區的伊朗,作為一個關鍵的石油出口國,扮演著全球能源供應的重要角色,占據著大約全球6%的石油生產量。

1978年的政治動盪導致了伊朗石油工人大規模罷工,這一事件嚴重干擾了伊朗的石油生產,伊朗的石油日產量從1978年的約600萬桶降至1979年的大約300萬桶,減少了約50%。伊朗的生產中斷在全球範圍內造成了供應短缺的危機,這對依賴石油的經濟體系特別是西方工業國家來說意義重大。石油價格隨之攀升,但初期的上漲幅度並未達到預期的高峰。市場最初認為這只是局部衝突所造成的短暫影響。

伊朗人質危機

然而,直到1979年,油價的大幅飆升才真正顯現。這一年,伊朗的學生群體占領了美國大使館,並扣押了63名美國人質長達444天,這一事件被稱作伊朗人質危機(Iran Hostage Crisis)。美國總統吉米·卡特(President Jimmy Carter)對此作出了重大回應,包括下令封鎖伊朗石油出口,進一步加劇了原本已因1973年石油危機(1973 Oil Crisis)而脆弱的全球能源供應狀況。更重要的是,這次危機加深了市場對中東地區政治不穩定的擔憂,從而對油價產生了長期的上行壓力。

亞果出任務(2012年電影)
亞果出任務(2012年電影)

這場人質危機與政治對峙不僅改變了國際關係的格局,也引起了全球對能源安全的重視。這段歷史也曾被好萊塢以電影形式呈現,《亞果出任務》(Argo)是由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導演並主演,該片回顧了這段混亂時期的故事。

美國擴大戰略原油儲備

在第二次石油危機期間,原油價格經歷了顯著的波動。當時油價的快速攀升從大約13美元飆升至41美元,漲幅達到了驚人的215%。漲幅雖然沒有第一次石油危機那般劇烈,但對全球經濟造成了重大的衝擊,尤其是對油價敏感的工業化國家。為了抵御能源危機,各國開始搶購石油,造成了市場供需的巨大失衡。

特別是美國政府,其行動在這場危機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第一次石油危機後,美國便開始建立起名為美國戰略原油儲備(U.S. 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的系統。這個系統的設立是基於當時的油價震盪,導致軍用車輛無油可用的窘境,使得國家安全出現了巨大的漏洞。而在伊朗革命爆發之際,卡特政府選擇了擴大石油儲備,以確保國家安全的需求。

這種防範未來的策略,使得全球的石油需求在短期內激增,終將導致了價格的大幅攀升。那時候,實際上原油生產的實質衝擊並不如預期般嚴重,但由於市場情緒的傳導作用,導致了供需關係的急劇變化。

此波油價上漲對經濟帶來的另一個後果是通貨膨脹的加劇。隨著能源成本飆升,生產和運輸成本也隨之增加,這些成本的上升最終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導致了廣泛的物價上漲。此外,為了抵抗這種通貨膨脹壓力,許多國家採取了緊縮財政和貨幣政策。這些政策包括提高利率和減少政府支出,目的是降低經濟中的流動性,以此來控制價格上漲。

然而,這些措施同時也對經濟增長造成了阻礙,股市也因為油價波動和通膨壓力受到影響,從1977年末至1978年底呈現了下跌的趨勢。儘管此次股市的跌幅沒有達到第一次石油危機時的慘烈程度,但自1970年代起,股市一直未能呈現出長期的穩定上揚。

後續:可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發電)

1979年的石油危機不僅引起了全球範圍內的通貨膨脹和股市波動,還對全球經濟結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首先,這促使許多能源進口國重視能源多樣化,減少對單一能源(特別是石油)的依賴。這些國家開始尋求其他能源來源,包括投資於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和太陽能,以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另一方面,石油出口國因石油價格上漲而經濟快速增長。這導致這些國家的財政收入顯著增加,促使它們尋求通過多元化其經濟來避免過度依賴單一資源。這些國家開始投資於不同的經濟部門,如旅遊、金融服務和不久後的科技創新,從而使他們的經濟結構更加多元和穩健。

這場危機凸顯了全球經濟之間的相互依賴性,以及經濟政策和能源市場之間的緊密聯繫。從長遠來看,它對全球經濟結構的調整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些影響至今仍在繼續塑造著世界經濟的走向。

觀點

在這段混亂的歷史時刻中,可以看出全球經濟對石油的依賴程度驚人,這種單一能源依賴造成了極大的脆弱性。1979年的石油危機不僅暴露了全球供應鏈的弱點,也凸顯了對單一能源來源過度依賴的風險。隨著石油價格的劇烈波動,各國經濟受到了巨大沖擊,這進一步凸顯了能源多元化的重要性。從那時起,多元化能源供應和可再生能源的探索成為了全球範圍內的一項重要議題。這不僅對經濟安全至關重要,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當今世界,隨著氣候變化的日益嚴重和對潔淨能源需求的增長,投資於替代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的措施變得更加重要。這次危機教會我們一個寶貴的教訓:積極轉型至更多樣化、更可持續的能源體系是減輕對單一能源依賴和強化經濟抵禦未來衝擊能力的關鍵。

第三次石油危機(1990 Oil Crisis)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由薩達姆·海珊(Saddam Hussein)領導,對科威特進行了入侵。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事件對全球石油市場產生了巨大衝擊。 在這場危機之前,1990年初時,原油價格大約在18美元波動。 隨著衝突的升級,市場對可能的供應中斷感到擔憂,導致油價飆升。 在幾週內油價一度飆升至35美元左右。 這種價格波動反映了石油市場對政治事件的快速反應,同時也受到了OPEC的生產決策、全球石油供需和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

起源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背後的原因並非單一。伊拉克指責科威特超量生產石油,導致國際油價下跌,進而嚴重損害了依賴石油出口的伊拉克經濟。此外還進一步指控科威特非法從其油田中盜取石油,儘管這些指控並未在國際社會中獲得廣泛認可。

除了與石油相關的爭議外,伊拉克曾希望通過入侵科威特來减免其約140億美元的外債,並解決其財政困境。更是企圖控制科威特豐富的石油資源,以增強其在中東地區的政治和經濟地位。

這場出乎意料的軍事行動迅速導致國際油價飆升,此一變化不僅反映了對油量供應中斷的擔憂,還顯示了市場對此次衝突可能長期化的恐慌。

技術革新與能源結構變遷

在這段期間,全球市場再次面臨油價高漲的挑戰。市場上的反應很快體現出來,在搶購和囤積的效應下,油價的上漲無疑加重了經濟的負擔。美國股市在短期內承受了大約20%的跌幅,這也是導致1990年代初經濟衰退的因素之一。儘管如此,美國股市顯示出其彈性,經過初期的下跌後,迅速回到了上升的軌道,重新進入牛市。

Source: eva.gov – 1980至2022年全球前五大原油生產國

第三次的石油危機並沒有對全球經濟造成深遠影響,這背後有著重要的原因:

  1. 頁岩油和天然氣的技術革新:在頁岩油和天然氣生產方面的技術突破,使得美國在2018年超越中東和俄羅斯,成為世界最大的產油國。
  2. 能源消費結構的變遷: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影響的意識不斷加深,國際社會更加重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尤其是來自化石燃料的排放。此外,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技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石油在全球能源消耗中的佔比,已從1974年的49.6%降至現在的32%。
  3. 釋放戰略石油儲備

釋放戰略石油儲備

美國政府在這次危機中採取了關鍵的應對措施,透過釋放戰略石油油儲備(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來緩解市場的供應不足。 這項措施主要是為了穩定油價,並減少供應中斷對經濟的負面影響。 通常情況下,SPR的使用被視為應對嚴重石油供應短缺的極端措施。

短期內,釋放戰略石油儲備能夠迅速補充市場原油供應,尤其在政治動盪或其他突發事件導致的短缺情況下,此舉有效減輕原油價格的劇烈波動,並緩解能源密集型行業和普通消費者的經濟壓力。 同時,政府的這種積極干預也增強了市場參與者的信心,有助於防止恐慌性買入和過度囤積行為。

從長期角度來看,戰略石油儲備的頻繁使用可能會帶來一些複雜的影響。 若釋放過度或不當,可能會減弱政府應對未來危機的能力。 此外,戰略石油儲備的重新填補需要時間和財政資源,在全球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尤其具有挑戰性。 因此,雖然SPR是有效的短期應對工具,但其使用需要謹慎考慮,以確保長期的能源安全和經濟穩定。

觀點

隨著時間的推移,全球經濟對於石油的依賴度下降,以及更多應對策略的出現,石油市場的未來動向似乎不再像過去那樣,對股市造成深遠的影響。這對於投資者而言,意味著一個更為成熟與靈活的市場環境。

三次石油危機教訓與投資策略

當我們深入探討全球石油市場的最新走向,不難發現當前原油市場呈現出一種新的生態平衡。與過去相比,全球經濟對石油的依存度正在逐漸減少,這一轉變意味著油價波動對美國及全球經濟的影響逐步弱化。

近期原油價格的上升,並非單純由地緣政治的動盪所驅動。實際上,我們已見證原油價格在過去數個季度持續攀升,這一趨勢在很大程度上受中東地區的長期減產策略影響。關鍵指標在於美國的原油產量走勢,我們可以預期其對油價造成一定的下行壓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東地區的減產雖在進行,但對全球能源市場的影響力可能逐漸降低。

過去三次的石油危機向我們展示了,供應鏈衝突和中東地緊張局勢對全球股市的衝擊正變得越來越小。雖然這並不意味著油價會迅速暴跌,但在當前高通膨的背景下,價格下滑的幅度可能更為緩慢。對於精明的投資者而言,每一次價格的大幅下跌都可能成為入市的良機。

市場資金流向與機遇

在市場中,觀察到資金比例的變化至關重要。去年10月以來股市的相對冷清,導致流動資金上升,投資者的現金水平亦隨之增加。這時,投資者們已經買入了估值合理的股票。要想在這個階段買入更便宜的股票或者是有價格回調機會的股票,往往需要一些不利消息來醞釀。

舉例來說,過去當消息指出蘋果公司(Apple Inc.)可能因為供應鏈問題而減少iPhone的生產時,股票價格會有所下降。這種情況就為想要以更低價格購買蘋果股票的投資者提供了機會。同樣,當原油市場出現類似的不利消息時,投資者也應該關注,可能為敏銳的投資者帶來進場的時機。

在當前每股盈餘(Earnings Per Share, EPS)上行的趨勢,市場顯示出穩定增長的勢頭。投資者應留意市場的價格乖離點,並耐心等待購買機會。畢竟,市場總會有其自我糾正的機制,而這正是機警投資者所能利用的。

總結來說,原油市場的變化與股市之間的關聯性雖然在變弱,但仍需密切關注。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投資者應以開放的心態和充足的知識儲備,以應對這個充滿變數的全球市場。

M
M

This is Turadise.

Stay informed and not overwhelmed, subscrib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