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adise 訂閱電子報
每篇文章上傳,寄送一則電子報,提供您不容錯過的觀點。
每篇文章上傳,寄送一則電子報,提供您不容錯過的觀點。
因應通膨的影響,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宣布升息來減緩經濟成長,避免造成通貨膨脹或資產泡沫化的失控。9月22日聯準會宣布升息3碼(0.75%),而台灣央行也跟進宣布升息1碼,這是睽違10年進行首次升息。本篇將介紹fed升息影響為何?以及其升息時間、歷史。
消息一出,造成股票市場大幅動蕩,一個常見的說法是——利率的調升和股票市場走向往往相反,但股票市場不是越高越好嗎?為何聯準會要進行利率的調整來影響股票市場的增長呢?
首先,要先了解聯準會存在目的為何。
美國聯準會(美聯儲)全名為「聯邦準備系統(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簡稱為the Fed)」,是美國的中央銀行,其網站為www.federalreserve.gov。
在Fed成立之前,美國經濟經常受到恐慌買賣、銀行倒閉和信貸不足等困擾。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1913 年 12 月 23 日由美國總統簽署《聯邦儲備法(Federal Reserve Act)》,由美國國會創建Fed,並將其作為美國的中央銀行,目的是為國家提供更穩定、更靈活、更安全的貨幣與金融體系,而美國國會握有權力修改該法案。
1977 年的《聯準會改革法案(The Federal Reserve Reform Act)》,首次明確地將「價格穩定」作為國家政策目標。
1978 年的《充分就業與平衡發展法案(The Full Employment and Balanced Growth Act)》,確立了第二個政策目標:「充分就業」,並要求Fed每年兩次向國會報告政策目標。
Fed由三個個體組成:理事會、 12 家聯邦儲備銀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Fed兩個組織架構:
1.理事會:位於華盛頓特區的中央機構
2.聯邦儲備銀行:遍布美國的 12 家區域性聯邦儲備銀行
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為Fed最主要也最為人熟知的功能,用意是召集理事會成員與各聯邦儲備銀行制定貨幣政策。
Fed結構核心是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理事會,其負責監督整個聯邦儲備系統,並作為一個獨立的政府機構運作。
理事會由七名成員組成,由總統任命並經過參議院確認,成員任期為 14 年,每2年會有一名成員屆滿。長達 14 年的任期是聯準會結構的特點,目的在保護理事會成員不會受到政治壓力。
理事會是直接向國會負責並報告的組織,也為聯準會提供指引並監督 12 家聯邦儲備銀行。
Fed的組成包括12家區域性聯邦儲備銀行,為特殊類型的非營利組織,為公共利益而運作。每個聯邦儲蓄銀行都有個地方委員會,該銀行的行長由地方委員會任命。
聯邦儲備銀行是向存款機構(如銀行、儲蓄機構和信用合作社)和聯邦政府提供類似於商業銀行和儲蓄服務,但不向個人用戶提供包括賬戶在內的銀行服務。
此外,聯邦儲備銀行會監督和檢查Fed成員其銀行的安全性和穩健性,並參與貨幣政策的製定。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簡稱為FOMC),是Fed用來影響貨幣市場和信貸增長的主要工具,FOMC 還授權貨幣互換和大規模資產購買。
西元1935年,在美國經歷大蕭條之後,國會通過了《銀行法(Banking Act)》,成立了FOMC來作為Fed的貨幣政策制定機構。
FOMC 由 12 名具有投票權成員組成,包括 7 名理事會成員和 12家聯邦儲備銀行行長中的 5 名。位在紐約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是FOMC的常任委員,並擔任FOMC副主席,其他4名家聯邦儲備銀行席次由行長輪流填補,任期為1年。而所有12家聯邦儲備銀行行長都會參與FOMC會議,無論他們是否具有投票權。
在審議了短期貨幣政策之後,FOMC 將決定並修正「聯邦基金利率」。
FOMC 每年在華盛頓特區安排八次定期會議,每次間隔約六週。FOMC 會議日期通常被認為是市場重大警訊,最大原因為:會議結果將決定聯邦基金利率是否修訂。
而分析師有時會將 FOMC 成員歸類為貨幣鷹派和鴿派,用來預測會議結果。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將試圖在每次FOMC會議上預測貨幣政策的下一步走向,並相應地調整投資策略和投資組合。
FOMC會議期程會議相關資訊如下:
2012年1月FOMC會議結束後,Fed發表了《長期目標和貨幣政策戰略的聲明(Statement on Longer-Run Goals and Monetary Policy Strategy)》,該聲明首次發佈了以「一年2%通膨率」為目標,作為充分就業與穩定價格的長期戰略。而後每年1月在FOMC會議結束後都會檢視並更新該聲明(視情況將在其他月份檢視更新)。
2020 年更新的聲明中,FOMC 將原先「2%長期通膨率」之目標,修定為追求「2%平均通膨目標(Average Inflation Targeting)」,指定一段時間去補償通膨目標至平均2%。
因此,在通脹率持續低於 2% 的一段時間之後,Fed將會在下一段時間內使通脹率適度高於 2%。
通膨率的定義通常透過「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是普遍用來觀察通膨的指標,同時也是各國央行制定貨幣政策的重要觀察數據。
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CPI>2%),Fed將提高聯邦基金利率來抑制通貨膨脹的情形。
例如,因通貨膨脹而使FOMC調高利率上升時,信用卡利率變得昂貴,因此減少家庭購買商品或服務的意願;購買力降低後,企業收益降低,也會減少業務的擴張、設備更新、甚至解僱員工;進而影響到就業市場,越多人失業代表市場上能花錢的人更少了。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降低可能拉低其價格,造成通貨緊縮(CPI指數降低)。
若在經濟低迷時期,Fed可能會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接近於零。如果仍無法振興經濟,Fed可以使用其他工具來影響金融狀況以支持其政策目標。
然而,影響通脹和就業的因素有很多。雖然貨幣政策、就業、通脹三者之間的關聯並不是直接的,但貨幣政策仍是一個重要影響工具。